- 注册时间
- 2014-2-3
- 最后登录
- 2020-12-16
- 阅读权限
- 100
- 积分
- 2511
- 精华
- 0
- 帖子
- 914
|
本帖最后由 李海军老师 于 2014-11-18 15:22 编辑
经典是什么?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说得很有意思:经典就是大家都知道但是常常不去读它,或者买了放在书架里想着哪一天要去读、但可能最后还是没有读的那些书。爱书有两种,一是爱读书,一是爱藏书。爱读书者喜欢的是书的内容,丰富的是自己的大脑;爱藏书者喜欢的是书的名字,丰富的是自己的书架。书的价值最终要通过读来体现,读书要读经典作品。
近几年中国的出版市场非常繁荣,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《二○○六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》统计表明,2006年全国出版图书233971种,报纸 1938种,期刊9468种,不算报纸期刊,平均每天有641种图书问世,平均每小时出版27种,差不多两分钟一种,去年和今年的出版数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。这样巨大的出版量,全看是不可能的,不吃不睡不工作也只能看看书皮儿,因此,选择成为读书的首要问题,而选择的第一标准应当是经典作品。
仵从巨《逝者说话》一书序言里有一段有意思的对话:一位外国作家在被问及对于当代文学作品的看法时,他说:当代的作品我一律不读。为什么?答曰:当代的作品没有经受时间与空间的筛选,我不愿用个人有限的生命、有限的阅读时间去做一位筛选者。我只读古代经典作品。“只读古代经典”显然是有偏颇的,但它也道出了一个事实:经受了苛酷无情的时空选择之后的古代文学经典,它们不会浪费你宝贵的阅读时间,不会贱掷你的生命岁月。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,看一本好书与看一本烂书花的时间差不多,收获却差很多。
经典作品经受了时间的考验,狂沙吹尽始见金,可以说经典作品都是“金子”,值得花时间去阅读,而且值得反复读。从我自己近年来读书体验来看,尤其是五年级第二学期和孩子们读了老舍的、鲁迅的文章,以及四大名著后,我体会到:经典不是读懂的,而是经历懂的。生活的经历与经典的语言一碰撞,就会产生醍醐灌顶般的顿悟,思想与认识也会因此而跃升到更高层次,而读不到某些经典,可能要摸索很长时间,甚至一生糊涂。
经典不是过去,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,就是因为它有常在常新的生命力。从学术上讲,文史哲的源头是一样的,人类的经济活动规律是差不多的;从人性上讲,古人的所思所感与今人并无本质区别,唐朝的王维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”,一千多年后的于光中在台湾岛上感叹“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,我在这头,大陆在那头”,表达了同样的思乡感怀。读书就是踏着先人的思想足迹,探寻生命的真义,在这一点上,经典无可替代。苏东坡有诗:“粗缯大布裹生涯,腹有诗书气自华。”无论是为工作,还是为个人,都应当读书,读书应当读经典。
我们一起从现在开始,和孩子一起读经典吧!
|
|